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光学薄膜行业研究分析 > 正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光学薄膜行业研究分析 > 正文

贴心完善,保障您购买无忧~

光学薄膜行业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24-05-18 11:44:52 浏览 5695次

如果您想了解我们的产品,欢迎随时拨打我公司的销售热线,或点击下方按钮免费咨询!电话咨询即刻享受本月价格折扣!

服务热线027-4865688

光学薄膜行业研究分析


行业研究

光学薄膜行业研究分析

光学薄膜是光学指在光学元件或独立基板上,制镀上或涂布一层或多层介电质膜或金属膜或这两类膜的薄膜组合,以改变光波之传递特性,行业包括光的研究透射、反射、分析吸收、光学散射、薄膜偏振及相位改变。行业按照薄膜的研究功能进行分类,光学薄膜可以分为反射膜、分析透明导电膜、光学滤光膜、薄膜偏振膜、行业增透膜。研究这些薄膜在许多领域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分析包括显示技术、光电子、太阳能、医疗诊断、传感器技术等。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高清电视的广泛应用,对高性能、高质量光学薄膜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光学薄膜还在新兴技术和应用中展现了巨大潜力。

1►

政策分析

1.1政策背景

光学膜作为显示产品制造的核心原材料,其品质直接决定了终端面板的显示效果。随着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迭代速度不断加快,液晶面板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进一步促使光学膜等相关原材料的市场需求呈现出强劲增长。尽管光学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在中高端市场中,由于技术门槛高和产品差异化明显,依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填补技术空白、加快国产替代进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推动其转型提升。

1.2政策概要

2018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光学膜制造作为新材料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1】。

2019年9月,工信部发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将复合膜、偏光片等新材料纳入“先进半导体材料和新型显示材料”目录,纲入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试点工作范围【2】。

2019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薄膜场效应品体管(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子纸显示、激光显示、3D显示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液晶面板产业用玻璃基板等关键部件及关键材料纳入“鼓励类”目录【3】。

2022年6月,工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等联合发布《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升级创新产品制造工程,包括高端光学膜等【4】。

2023年《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该政策提出对光学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膜、光学级三醋酸纤维薄膜(TAC)基膜和光学级聚乙烯醇(PVA)膜的应用性能要求。通过规范重点材料应用的性能要求,对光学薄膜行业技术端产生重要的影响【5】。

1.3政策解读

自“十二五”以来,多项国家政策明确鼓励光学薄膜产业发展,并于2018年将光学薄膜制造作为新型显示材料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光学薄膜行业发展提升至战略层面。“十四五”以来,国家持续稳定支持光学薄膜产业发展,加快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形成,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方向转型提升。总体来看,光学薄膜行业政策长期利好,未来将进一步鼓励光学薄膜行业向现代技术和高端技术领域继续深入,引导其有序发展。

2►

行业概况

2.1行业市场规模

光学膜主要应用于高端液晶显示器材背光膜组、抗静电保护膜、触摸屏保护膜、汽车玻璃隔热贴膜等。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升级、LCD产能向国内转移以及政府政策激励等因素影响,光学膜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8年中国光学膜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光学膜市场规模达441.7亿元,同比增长6%。2023年将增至463.8亿元【6】。

【图1202023年中国光学薄膜市场规模预测】

2.2行业市场前景

下游市场需求仍有增长空间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随着消费电子行业边际改善,消费者对液晶电视、手机、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品质要求不断提升,更新换代频率加快,有望推动上游光学膜材料需求增长。

而伴随着5G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穿戴式产品、家庭居住等新型智能硬件产品迅猛发展,光学薄膜产品下游产品范围不断延伸,新型显示技术逐渐完善,新型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也将带动显示光学薄膜的下游市场需求增长。

技术升级推动行业整体高质发展

当前我国光学膜基膜长期依赖进口,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国内企业正积极加大研发投入,持续突破光学基膜产品技术,有望在未来打破产业链上游的技术垄断,释放光学薄膜产能,实现更大的产业自主性。

此外,中国本土企业核心工艺不断提升,与国际龙头企业的技术差距逐步缩小,推动了光学膜产品结构由低端向中高端的优化调整,更好满足下游产业链的高品质要求,进一步提升了光学膜产品的附加值,不仅有利于企业利润水平的提高,也助推了光学膜行业朝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2.3行业市场份额

中国光学薄膜市场主要由美、日、韩和我国台湾地区主导,不同细分产品市场集中度差异较大。在偏光片市场中,日本企业日东电工、住友化学占据约80%市场份额,国内企业有三利谱和杉杉股份【7】。在增亮膜领域,美国3M专注开发手机用高端复合增亮膜,在高端增亮膜领域形成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技术壁垒。在扩散膜领域,日本惠和、智积电、韩国SKC和ShinwhaIntertek、台湾的华宏新技和伸昌光电等企业占据市场份额较高。在反射膜领域,中国的长阳科技在液晶显示用反射膜领域市场份额较高。

2021年,在国内品牌中,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是双星新材、裕兴股份、长阳科技、激智科技、道明光学等。结合2021年各大品牌光学薄膜业务营收规模及中国光学薄膜行业市场规模,目前双星新材为中国光学薄膜行业龙头企业,市场份额占比约4%,头部企业占市场份额越15%,集中度较低【8】。

【图22021年中国光学薄膜行业市场份额(%)】

3►

产业链分析

3.1产业链概况

光学薄膜行业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产业链上游市场参与者为原材料和生产设备供应商,中游为光学薄膜行业,下游为消费电子行业、照明行业、光学仪器行业等。

【图3中国光学薄膜行业产业链】

上游分析:

光学薄膜行业上游主要包括PET基膜、PVA膜、TAC膜、IOT基材等光学材料以及铸片机、拉伸机、分切机等生产设备。上游原材料提供商主要包括双星新材、长阳科技、裕兴股份、皖维高新等公司;生产设备提供商主要是BMB、POLYTYPE、平野、富士等公司。生产设备参与光学膜的整个生产过程,设备和工艺的选择会对光学膜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目前生产设备市场受美、日、韩垄断,对中游产业发展有一定的限制。

中游分析:

中游为光学薄膜产品(扩散膜、反射膜、增亮膜、偏光膜、IOT薄膜等)制造,将上游的基材材料进一步深加工,通过拉伸、复合、涂布等特定工艺,得到具备光学性能的膜材料。由于上游垄断和高端市场的技术门槛限制,我国光学薄膜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窗膜、背光模组和触控模组用光学基膜已率先实现国产化,但中高端产品相对薄弱,国产化替代进程有待推进。目前光学薄膜生产企业主要包括双星新材、长阳科技、激智科技、康得新、东材科技等公司。

下游分析:

下游主要是光学薄膜产品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手机、电视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照明领域、光学仪器领域等。当前我国LCD显示面板年产量稳居全球第一,OLED显示面板年产量稳居全球第二,随着显示面板行业进一步占领全球市场,光学薄膜行业市场规模也会跟随下游市场规模的提升不断提高。另外,随着数字化经济转型的推进,智能终端渗透率提升,电子设备和产品将迎来新一轮的升级迭代,光学膜产业链景气度有望回升。

3.2竞争分析

中国光学薄膜行业的起步相对较晚,多数国内企业在技术和经验上仍与国际领先企业存在差距。国际厂商因起步较早,行业经验丰富,研发生产技术先进。我国特种功能膜长期依赖进口,被国外企业所垄断,日本东丽、日本帝人和韩国SKC等国外企业长期以来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近年来,国内厂商加速发力,在反射膜、扩散膜等部分产品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产替代的趋势日益明显。从业务精度上来说,长阳科技的核心产品反射膜的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年销售量已经超过了日本东丽、日本帝人等国外巨头,目前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从业务面上来说,国内上市公司中,双星新材、激智科技、东材科技、斯迪克、航天彩虹等国内上市公司在业务上展现出多元化和丰富性。

4►

总结

当前来看,未来随着数字化经济转型的推进,智能终端渗透率提升,由此带来的显示面板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光学薄膜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此外随着国家对重点新材料的政策刺激和扶持,也会加快光学薄膜行业技术发展,为早日实现国产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2]《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

[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版)》

[4]《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5]《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

[6]《202028年中国光学膜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7]《行业深度!2023年中国光学薄膜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分析》

[8]《202028年中国光学薄膜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注:本站转载的文章大部分收集于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将及时处理!

栏目列表
产品展示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755-2451857